時事觀點

 

 

 
 

 

     
 
 

施明德的格局

 

王崑義(作者為戰略學者、台灣國際研究學會會員)

刊自自由時報 2006年08月22日

 

施明德跳出來倒扁,如果能跳出國內藍綠對抗格局,為第三勢力找到公共論述的空間,或許還有值得稱讚之處,但近日的發展卻沒讓人看到這道曙光,反而看到施明德不自覺的還是要陷入藍綠對抗的結構,變成只是泛藍六年來持續反扁的分枝,對台灣政局而言並不具有「革命」的意義。

這種情形最顯著的是馬英九暗助他可以徹夜靜坐,而許信良那批已經「深藍化」的人士對他的聲援,甚至連他見過陳由豪的行為,這些名字的一一出現,施明德想不藍也難。

從這個現象可以推論的是那些連署或捐款百元的民眾,顯然還是泛藍的支持者,人數再多、款數再大,最終也只是停留在倒扁者歸倒、挺扁者歸挺的階段,並不可能代表第三勢力。

台灣既然沒有第三勢力發展的空間,施明德在倒扁運動結束以後,大概還是要像許信良一樣,被泛藍利用後遭到一腳踢開的命運,為了生存不得不表現得比泛藍還藍的命運,這就像許信良在二○○四年三二○的抗爭時,要突兀的在泛藍抗爭的場子獨自靜坐,顯得孤獨而蒼涼,這或許是施明德未來的寫照。

從倒扁運動一波波掀起以來,不管是親綠學者、民盟或施明德的運動,本質上都是「政治運動」,圍繞在泛藍所建構的反扁思維裡糾纏,仇恨多過思想的再造,所以再多的倒扁運動也不可能為台灣的公共領域找到思想的空間,倒扁運動既然無法思想,就不可能為民主化之後的台灣帶來新的啟蒙,沒有啟蒙的政治運動,當然只會擾民,而不具進步的意義。

事實上,傳統的政治運動如果不能擺脫針對個人情緒的抗爭行動,再多的「彩虹」,也僅是另一種新的「民粹主義運動」,既跨不出城市菁英階級,也無法在意識形態領域創新價值,反而只會為下一次的政爭埋下火種,這種情形在傳統的中國政治鬥爭是這樣,泛藍從李登輝時代以來的抗爭行動也是如此,施明德如果擺脫不了這種歷史性的結構制約,當然也不可能利用倒扁行動來放大自己的格局。



 

(作者為戰略學者、台灣國際研究學會會員)

 

 

 

   
 

TOP

   
 

 

---關閉視窗---